在时代的巨浪中,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航向,渴望一个能让自己发光发热的舞台。
选择,常常比努力更重要;选对了舞台,方能从容笑对未来。
于慧芬、陈艳、李春,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普通人,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泰康。
他们从互联网、医药、教培的轨道上转身,走进HWP(健康财富规划师)的世界,不仅完成了职业的转型,更找到了生活与事业的平衡点。
他们的故事,是关于选择、坚持与生长的真实写照。
一、出走
于慧芬记得,2020年夏天的那趟大巴,载着她从杭州一路摇到苏州“吴园”。
她望着窗外飞驰的稻田,心里却像被什么攥着——
那是多年互联网996生涯留下的后遗症:时间被KPI切成碎片,节假日加班时,蜷在办公室临时搭的帐篷里过夜,儿子的家长会上,她总是缺席的那一个。
转变的契机来得突然,又像是必然。大儿子读一年级那年,家里的老人接连生病,带孩子的婆婆不能再帮忙,母亲身体也不好。"那段时间真的是一地鸡毛,"她说,"顾得上工作就顾不上孩子,顾得上孩子又放不下工作。"她意识到,必须换一条路走。
接触到泰康,是“一个巧合”。那位互联网的前同事,她后来在泰康的师傅,轻轻推了她一把。到吴园的三个多小时车程,窗外的风景模糊而过,她心里却清楚,这是一次逃离。
“任何一件事情首先是走出去,”于慧芬说,“你只有走出去,才能向未来。”
那时的她不曾想到,这趟行程会像一柄钥匙,撬开她人生的另一重可能。
泰康之家·吴园颠覆了她对衰老的想象:老人不是在暮气中等待终点,而是在泳池舒展肢体,在画室挥毫,在芭蕾教室踮起脚尖。那种发自眼底的笑意,让她怔住了。
“怎么老年人的生活那么好?甚至我现在就想住进去。”
回程路上,脑海里闪出的一句话反复叩击她:“哪怕我不选择来泰康,我也可能会成为他的客户。”
这个念头推着她做出了决定。
终于,她加入了HWP的行列,成为"杭本001号英聘主管"。
一夕之间,工作方式完全变了,她的时间不再是别人的,而是真正属于自己。
她不再被钉在工位上,而是带着客户走进泰康的养老社区、高端医疗中心,甚至边走边聊的旅途中。“客户在实体参观的过程中,对泰康的服务有了直观感受,对泰康的理念也会更认同。”于慧芬笑着说。
团队也从零到百,一步步搭建起来。五年时间,她从一个人单打独斗,成长为带领120人团队的HWP健康财富企业家。
丈夫曾对她的转型质疑,如今却成了最坚定的支持者。“他觉得我从一个人做到百人团队,挺自豪的。这是双向奔赴。”
而她最在意的,是成为了孩子的榜样。儿子在作文里写:“妈妈努力工作,被评为了最佳经理。”她让孩子看到了一个能创造价值、也能陪伴他成长的妈妈。
公司提供的清北研学、香港、新加坡顶尖学府深造计划,企业家之旅,让她不断打开认知边界。“我不再只是一个保险代理人,我是医养顾问,是财富规划师,是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陪伴者。”她像一棵树,在泰康不断抽枝展叶。
如今她不再焦虑时光被割裂,也不再担心陪伴缺席。
因为她知道,当脚步落在合适的土壤,前方自会明亮。
二、 转身
陈艳的转身,更像一场与惯性的较量。
从前做医药代表,那是一段在外人看来稳定、光鲜的职业生涯,但随着医药政策不断调整,行业震荡加剧,企业压力传递到每一位从业者身上。
她清晰地感受到,在传统打工者的角色里,个人的发展始终与企业的命运深度捆绑。
“三十多岁,如果再往后看,我的职业生涯稳定性会成为一个很大的挑战。”对未来的不确定感,像一层薄雾,渐渐笼罩了她的前路。
“能不能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事业?年龄大了也没太大影响。”这个念头一旦萌生,便在她心里扎下了根。
可当她说要转型保险,家人沉默,朋友蹙眉。保险?不就是卖产品吗?
她试着用最朴素的逻辑说服他们:“你们就当我去开奶茶店了。给我半年,不行就回来。”
她把转型比作一次轻资产创业,没有实体店面的租金压力,没有囤货的风险,需要的只是一份勇气和坚持。这份坦诚和务实,最终打动了家人,为她赢得了宝贵的“试验期”。
真正让陈艳坚定信心的,是她深入了解泰康之后所看到的宏大格局。
她发现,泰康早已超越了传统保险公司的范畴,在人口老龄化加剧、长寿时代到来的背景下,泰康前瞻性地布局了高端医疗、养老社区等实体服务网络。
“除了解决养老的资金问题,泰康更关注养老的品质。就像年轻人买房看中学区,老年人选择养老社区,看中的是那里的生活环境、医疗资源和服务品质。”
加入泰康,成为HWP健康财富规划师,对陈艳而言,不仅是职业赛道的转换,更是工作方式和生命状态的焕新。她发现,在这里,时间真正成为了自己的朋友。
“上午送完孩子可以安心学习,下午安排好家事,还能有充足的时间去经营客户、实现自我价值。”公司搭建的超体平台、异地的养老社区体验,让工作场景变得多元而生动。
夏天,她带客户去青岛的琴园避暑;冬天,喜欢看雪的就去哈尔滨,偏爱温暖的则飞往三亚。工作和生活傻傻分不清,但幸福感反而提升了。
角色的转变,也带来了视野的升级。从前她可能只把自己定义为一名寿险顾问,核心是完成销售动作。而现在,她“不再只是解决客户某一方面的需求,而是在他整个生命周期中,都能提供陪伴和解决方案。”这种守护人生的使命,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职业尊严和意义。
回首来路,陈艳感谢那个没有放弃的自己。
她在这片舞台上,逐渐读懂:最好的传承不是留给孩子财富,而是留下一个可以为之骄傲的事业。
三、 扎根
李春的转变,是从负债百万开始的。
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,但他讲述时语气平静,仿佛在说一段早已翻篇的往事。可那段经历,却是他人生中一次沉重的跌倒。
在上海,他曾是三家跆拳道培训机构的创始人。每天面对的是高昂的租金、人力成本,以及股东间难以统一的管理思路。“业务要持续做得好,才能覆盖掉我们的成本,才能有些许的利润。”少儿培训行业竞争激烈,淡季或运营瓶颈期,压力便如影随形。
疫情成为转折点。学员减少,课时消耗缓慢,新客户几乎为零。最终,四名股东合计亏损数百万元,李春个人也背负了百万债务。“对我和家庭,都是非常大的压力。”
不只是经济压力,更是心理上的失落。股东分歧、管理混乱,调整无果后,他选择退出。“和家人反复商量,决定重新开始。”
也正在那时,他关注到养老行业。经朋友引荐,他第一次走进杭州的泰康之家·大清谷养老社区。那是一次认知的刷新——原来养老可以这么好。他看到了一个与自己未来息息相关的、正处于爆发前夜的行业。
HWP这一职业吸引了他。公司已搭建好实体场景、科技平台与培训体系,“我们无需再为房租、工资发愁,只需专注做好客户服务和团队建设。”
2020年7月24日,李春正式加入泰康杭州本部。他从一个人开始,一步步搭建团队。如今,他已是一名HWP高级企业家,管理着102人的团队,今年已晋升4名HWP合伙人;
每天早晨七点半出门,七点四十五到公司。倒一杯水,静静列出当天事项:客户跟进、团队培训、活动安排……平台之上,他只需专注成长。
不再为成本焦虑,不再为股东分歧困扰,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成长路径和可预期的回报。“今天做了多少积累,下个月就有多少产出,未来清晰可见。”
真正让他感受到这份工作价值的,是一位客户的真实故事。
一位长居美国的客户,母亲独自在国内,生活孤独,身体也越来越差。在李春的安排下,客人把母亲接到杭州,入住大清谷。“一开始老人很抗拒,觉得是被送进了养老院,”他说,“但住了半年后,她逢人就夸这里像桃花源。”
更让他感动的是,这位客户后来还把婆婆也送到了青岛泰康之家。这份认可,让李春深感欣慰。
五年时间,李春不仅还清了所有负债,还在杭州安了家。女儿开始学芭蕾、钢琴,每年全家一起旅行——去年去了三亚,今年去了北京。“在泰康的平台上,不仅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成长,更多的时间也可以陪伴家人。 ”
扎根,从来不是瞬间的事,而是一步步走稳的路。
他在这个新舞台上,终于寻回了光的方向。
四、未来
于慧芬、陈艳、李春,从不同的轨迹出发,却走向同一种开阔。
他们从被时间驱赶,到成为时间的主人;从担忧天花板,到开创可传承的事业;从负重前行,到从容守护。
生命的绽放,从不靠偶然的运气。
在对的土壤中,每一段平凡都能长出它应有的姿态。
HWP的精神,或许正是:在不确定的时代,为自己和他人种下一棵确定的树——
让健康有依托,财富有方向,衰老不再可畏,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时序里,从容走向万物生长的明天。
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片光照亮另一片光。
这些看似微小的选择,正悄悄改变着无数平凡的日常,也映照出一个朴素的道理:
心有所向,路必不远。